平凡英雄 共筑抗疫铜墙铁壁

摘要: 1月30日,万州区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对机场候机楼进行集中消毒。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覃湖川罗敏舒鑫张校红王庆疫情突如其来,无数平凡岗位上英雄向险而行、默默坚守和付出,他们的身影发光发热,他们的灵魂温暖人心,朴实中映射人性光辉。  扶贫干部高山蹲点、快递小哥匆忙奔波、社区干部敲门送菜、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边防人员守护国门……从他们参与抗疫的故事中,你能体会到共克时艰的互助,你能感受到匹夫有责的担当...

2020-10-19-014-272611-1.jpg

1月30日,万州区应急管理局组织人员对机场候机楼进行集中消毒。特约摄影 冉孟军/视觉重庆

2020-10-19-014-272611-2.jpg

覃湖川

2020-10-19-014-272611-3.jpg

罗敏

2020-10-19-014-272611-4.jpg

舒鑫

2020-10-19-014-272611-5.jpg

张校红

2020-10-19-014-272611-6.jpg

王庆

疫情突如其来,无数平凡岗位上英雄向险而行、默默坚守和付出,他们的身影发光发热,他们的灵魂温暖人心,朴实中映射人性光辉。

  扶贫干部高山蹲点、快递小哥匆忙奔波、社区干部敲门送菜、环卫工人起早贪黑、边防人员守护国门……从他们参与抗疫的故事中,你能体会到共克时艰的互助,你能感受到匹夫有责的担当。

  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平凡英雄,筑起铜墙铁壁,同心抗疫,绘就时代画卷!

  扶贫干部覃湖川

  在高山疫情防控监测点坚守六十五个日夜

  “山上日子再苦我们都没掉过一滴泪,但下山那天我们都哭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铃乡石笋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覃湖川至今还记得当天的情景:3月29日那天,他离开了自己坚守65天的“战场”,从海拔1327米的石柱县哨棚梁疫情防控监测点回到村里。因为知道覃湖川一行三人没来得及吃年夜饭就上山坚守,乡亲们这天早已备好酒菜,一定要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替补上“年夜饭”。

  “你们在山上守了两个多月,欠下的年夜饭一定要补!”拦在下山路上的村民们此起彼伏的喊声,瞬间就击垮三条汉子,“我们三个眼泪止不住地流。”覃湖川回忆说。

  “扶贫书记覃湖川,坚守香炉水杉湾。大雪大冰封了山,数月没有把家还。不准大家把门串,不准打堆和交谈……坚决打赢阻击战。”这首如今流传在石笋村饱含深情的打油诗,正是覃湖川那段难忘经历的真实写照——自除夕夜始,覃湖川就日夜坚守在渝鄂交界处海拔1327米的高山上,其他队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他仍不换岗,最终坚守长达65个昼夜。

  覃湖川说,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了每个人巨大的考验,但他身边绝大多数人交出了令人感动的答卷。虽然村民们坚持要请的年夜饭最终被婉拒,但覃湖川却从中感受到太多惊喜的变化:“以前上门宣讲扶贫政策部分村民是爱理不理,现在是路上遇到都要拉着我摆龙门阵;以前村干部对我们驻村干部多少有点疏离感,现在事无巨细都要跟我们商量……”

  “最直观的感受是党群、干群关系非常明显地加深了!”覃湖川说,自疫情转缓、撤卡下山后,他在工作中感受到很多变化:“驻村干部们在疫情一线冲锋在前,换来了乡亲们对我们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我来说这是值得的付出。”

  疫情暴发之时正值春运高峰期,27.6万湖北返乡人员回到重庆,防控面临很大压力。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在抗疫高峰期间在与湖北交界的8个乡镇共设立20个疫情防控“卡点”。

  社区书记罗敏

  入户排查敲门到手肿 说话到声哑

  2020年1月24日我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45岁的江津区几江街道桥南社区党委书记罗敏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成为2万余社区居民的坚强后盾。

  为高效阻截传播源头、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安全,罗敏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号召辖区内的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入户小组,配合公安机关和卫生部门开展连续3轮的入户排查工作。

  一片口罩、一瓶酒精就是她的全部防护装备,敲门敲到手肿、说话说到嘶哑,走路走到脚软成为她的工作日常。

  哪家有武汉返乡的居民,她要第一时间入户排查;哪户不理解不支持不愿配合,她要耐心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哪户的居家隔离人员需要采买生活物资,她要立即赶去超市跑腿带货……

  只有少数几位同事知道,这位每天带领大家风风火火开展工作,急难时刻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书记,却因为经常接触高风险人群,被家里人下了“隔离令”——禁止她与罹患白血病的母亲见面,担心她会将风险带给免疫机能极其脆弱的老人。

  罗敏的母亲在去年查出白血病,罗敏驻扎社区抗疫一线后,她的妹妹就将母亲接回了江津白沙镇芳阴村的老家。

  一面是充满风险和压力的工作,一面是无法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旅程陪伴照料的满心愧疚,罗敏把痛苦埋在心里,她总是在入夜后驱车30多公里回到农村老家,隔着窗户玻璃和妈妈说说话、聊聊天。

  疫情期间,罗敏不仅全程参加了各轮入户排查共计736户1431人,还在疫情血库告急时,驱车前往重庆志愿献血。在罗敏的带领下,桥南社区4000多户人、2万余居民至今没有1例确诊或疑似病例。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疫情期间,重庆市日均组织4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投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上门排查、入户登记、观察隔离、代购上门、张贴告示……累计排查9232万户次、2.5亿人次,他们不是医生,却为社区的家家户户送上防疫“定心丸”。

  快递员舒鑫

  每天奔波八个小区 投递六百多件包裹

  每天工作14个小时,奔波于8个小区,投递600多件包裹,这是疫情期间舒鑫的工作常态。

  今年32岁的舒鑫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南岸区分公司长生桥邮政营业部的快递员。疫情期间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承担着比平常多3倍的包裹投递量。

  “我干快递已经13年了,这么大的投递量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相当于连续运转了好多次电商节。”舒鑫说,今年春节开始他一直在岗,亲身经历了疫情期间的高强度工作。“电商节期间还有其他快递公司可以分流,春节时候开始,绝大部分包裹都集中在我们邮政公司手上。”舒鑫回忆说,由于疫情期间全市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菜鸟驿站等快递中转站也暂时关闭了,“各种不利条件增加了快递工作的难度,过去半个小时就能派送完的件,当时要花两个小时甚至更久。”

  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开始上网课。“上网课没教材怎么办,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很着急。”舒鑫和同事临危受命,除了常规的包裹投递,还承担起了教材的寄递服务。

  2月27日,舒鑫所在的长生桥邮政营业部接到一位高三学生家长胡女士的电话。“家长说孩子今年参加高考,一直没有收到教材很着急。”舒鑫还记得,家长说完差点都要哭出来了,营业部决定优先为这位学生派送教材。

  配书、包装、贴单、扫描、搬运、现场消毒、装车发运……舒鑫和同事专门使用黄色快递袋统一封装教材,易于分辨。下午5点,舒鑫准时抵达同景国际城W组团。胡女士远远对着舒鑫说,“太感谢你了,孩子有了教材终于能安心学习了!”

  当快递员十多年了,这样的场景舒鑫也是头一次碰到。“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让人心里面很温暖,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舒鑫说着脸上露出了微笑。

  疫情期间全市有近5.13万名一线快递员坚守岗位。疫情期间,生活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始终畅通,渝、川、黔、云、桂、琼六省区市疫情防控保供机制高效运转,2000余台运输车辆坚守保供一线。

  环卫工人张校红

  一人包下九个隔离区域生活垃圾收运

  隔离区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环卫工人张校红却选择“逆行”——今年2月6日到6月16日4个多月时间里,张校红承担起了南岸区9个隔离区域全部生活垃圾收运任务,所有垃圾的装车、转运、卸料……都由他一人完成。

  每天早上5点,天色未亮,张校红已动身赶往南岸区城管局环卫处,穿好隔离服,佩戴护目镜、橡胶手套,背上喷洒消毒箱……进入隔离区域前,张校红必须“全副武装”起来。

  “消毒箱里面装满了10升消毒水,背起来很沉。”要背稳消毒箱,张校红先把左边肩膀往一边倾斜,让喷洒消毒箱的肩带穿过左手臂,挂在左肩上;随后,他又倾斜下右边的肩膀,把消毒箱另一边的肩带挂在右肩上。这样的动作要每天反复做十多次,久而久之,张校红的肩膀上留下了很深的红印。

  来到隔离区域的垃圾堆放处,张校红还必须弯腰喷洒消毒液。“上半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腰椎上。有时候弯久了,一下子腰还直不起来,要等一会才能缓过劲。”

  尽管工作受累,张校红的付出却得到了市民的认同。有一次到弹子石国际社区,居民看到“全副武装”的张校红有些吃惊。“大家没想到,就我一个人来清运垃圾,一个人喷消毒水,一个人把一袋袋垃圾提出去装车,垃圾多的时候要跑好几趟。”后来多去几次,张校红觉察到了大家目光的变化。“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可那一双双眼睛会‘说话’,仿佛在表达感谢。”

  每天工作结束后,张校红会回到南岸区城管局卸下身上的装备。“特别是这一身隔离服不透气,工作时候必须一直穿着,每天就像‘蒸桑拿’一样。”张校红说,虽然气温不高,但每天脱下隔离服都发现汗水浸湿了全身。

  疫情期间,全市每日出动环卫作业人员约5.5万人次,环卫作业人员在岗率90%以上,累计无害化处置居家隔离点生活垃圾1830吨,城市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边检人员王庆

  每次穿隔离服前喝杯盐水防虚脱

  “以前没穿过隔离服,这次疫情是第一次穿。” 重庆边检总站执勤二队政治教导员王庆告诉记者,与医生不同,他们得穿隔离服在室外工作,哪怕室外仅有10多20℃,穿着不透气的隔离服热得一身汗。

  国内疫情防控趋于稳定后,国外疫情形势逐渐严峻,疫情防控压力从内防传染转向外防输入,王庆和同事们的压力变得空前的大。

  “每一架从国外回来的航班我们都得检查,核实机上人员的身份,并进入机舱、货舱等地,对各种隐蔽的角落进行查看,确认没有人偷渡入境……特别是有大批乘客的航班,检查一趟得2-3个小时,最忙碌时我一天要检查将近10架飞机。”王庆回忆说,经常穿着隔离服忙碌近10个小时,连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

  让王庆很是心疼的是,他们队里有的同事1个月才有空回一趟家,还有同事因穿着隔离服身体虚脱而晕倒在工作现场,王庆自己也曾多次累得虚脱。

  “后来我也有了经验了,就是穿隔离服之前喝一杯盐水,可以有效缓解因脱水造成的虚弱。”王庆告诉记者,随着各国经济逐步重启,疫情防控常态化,到重庆的国际航班也在逐渐增多,他和同事们丝毫不敢懈怠,反而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

  仅中秋国庆假期8天,王庆和同事们就检查了80多架国际航班。“我们既是疫情防控第一线,也是疫情防控最后一线。”王庆说,他和同事们会时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坚守岗位,守护好国门。

  疫情发生以来,重庆边检总站共投入警力11000余人次,验放出入境人员31万余人次,查验出入境航班25000余架次。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郭晓静、张莎、陈波、周松、杨铌紫、崔曜采写)


上一篇:江津第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