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资深记者谈如何紧扣新闻主题选用写作素材

摘要: 素材的积累是写稿的基础。然而,面对海量的素材,老记者也有头疼的时候,刚入行的记者面对棘手选题,更是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记者写稿前到底该怎么挑选素材,用好素材?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张显峰,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薛亮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一、选题新闻点在哪里,选材方向就在哪里高效选取...

素材的积累是写稿的基础。然而,面对海量的素材,老记者也有头疼的时候,刚入行的记者面对棘手选题,更是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记者写稿前到底该怎么挑选素材,用好素材?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张显峰,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薛亮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一、选题新闻点在哪里,选材方向就在哪里

高效选取素材的窍门在于找准新闻点,即确定主题。

“选题的新闻点在哪里,选材的方向就在哪里。”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副总编辑赵安平表示,新闻点,就是画龙点睛的那个睛。这个点也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即从纷繁复杂、快速变动的信息中能抓住最要害最关键的本质信息,做成新闻。

人民日报地方部副主任费伟伟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

201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以综合考核引领高质量发展》一稿,主题是江苏出实招抓高质量发展,即不以GDP论英雄,而看综合考核。拿到一等奖的5个地级市中,4个属苏南、准苏南,1个是苏北的徐州。5个地方的素材都收集,时间太长,工作量太大,出来的报道不具代表性。于是,人民日报社江苏分社的记者做这篇报道时,锁定了苏州和徐州。

经过对比,记者发现苏北的徐州更有说服力。因为徐州是老工业基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历史包袱重,经济增速全省靠后,却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中找准平衡,在全省首次考核中拿到一等奖,意义更大。

那找准新闻点,确定主题后,记者需要搜寻哪些方面的素材呢?

“明确了主题,紧扣主题再找素材就很快。”费伟伟说,徐州的材料很多,但因主题明确了,所以记者很快就找到了庞庄矿、华美热电这样由挖煤到循环经济、再到大数据产业转型发展的典型。当年被挖得千疮百孔的塌陷区现在变身美丽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具体可感。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新闻工作一组副组长薛亮补充说,记者要尽可能地搜集新闻事件或者受访人物的背景资料,包括他们的历史素材,展现事件中的相互关系,受访人物的经历资料、数据性事件等,以厘清采访脉络、梳理采访流程、汇总采访内容,也为正式采访阶段的资料收集作准备。

二、资料来源权威,多维求证

有了主题的引导,素材收集就有了方向,但素材的真实性、可靠性又如何保证呢?

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张显峰认为,要保证素材的真实性需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一定要挖掘一手信息,不能道听途说;二是要对一手信息多维求证,在几方印证后再下结论;三是外围资料的搜集,一定要保证是可靠的信息源,权威渠道、权威人士的信息一定比网上随便搜来的可靠得多。

赵安平认为:“核实是记者的义务。材料的信源不能单一,至少要有无利害关系的两方都提供了同样的信息。同时,也要注意网络上查到的材料是否过时。我做调查记者时,是照着把我的材料能拿到法庭,作为法官采信的法律证据的标准来砸实的,这样的好处是你的材料是确凿的,你的报道也是安全的、没有法律风险的。”

薛亮也强调,即使是可信可用的材料,记者在使用时,对于其中涉及的关键事实和数据,也必须做到核实核实再核实,“特别是在做调查性报道时,更要对关键证据和消息进行反复核实,以免因事实出错造成巨大损失”。

例如,涉及政策、制度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容,需选取政府部门的正式文件、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以及各地方志、年鉴等有权威和明确出处的资料。同时,如若涉及学术用语、专业数据等方面的内容,官方年报通告、行业学术论文等都可以在允许或授权的情况下,作为权威材料的来源直接引用。

薛亮认为,对于材料的处理,要对事实进行具体准确的叙述,特别是引用的材料,务必要做到观点表达准确,防止主观臆断和片面性。同时,对材料的运用方式要尽量做到既直截了当又不失规范。

如,引用有出处的官方文件或者领导讲话,要做到原汁原味、毫厘不差。在对背景材料进行引用时,也要谨慎使用主观判断或者带有感性色彩的词语。对数据、图标、专业用语等方面确保准确无误,在有必要时,必须多方查询相关专业资料或者询问业内专家学者。

同时,要谨慎使用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有些第三方研究机构提供的调查报告等材料貌似客观,但其背后有可能会有其他利益牵扯,记者在参考引用时,务必要辨析其机构背景、抽样方法和利益格局,对其专业性作出判断”。

三、“断舍离”搞不清,请教老记者

并不是所有记者都能快速确定主题,理清思路,迅速下笔的。年轻记者面对棘手选题和海量素材,常常会找不准方向,摸不着头脑,无从下笔。

对此,赵安平建议,理不清思路,不知如何取舍,从何写起时,就看部门里面哪一位记者、前辈比较厉害,多跟他们请教。

“但别问一些‘怎么样才能把稿子写好’这样的空问题,而是把一次采访中你觉得有意思但不太清楚其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找部门的老记者或者部门领导讲采访的过程。在讲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帮你捋出其中的逻辑和要点。”

人民日报社以前有一名驻站记者,稿子写了很多内容但不满意,他就写了一封信,讲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采访过程是什么样的,连着稿子一并寄到编辑部。最后,报纸刊登出来的更多是记者信中的内容,稿子只用了一部分。因为,这位记者在最平常的交流心态中把采访中最珍贵的部分写了出来。

赵安平说:“不看采访本,凭自己的记忆能讲出来的内容,这对稿子来说可能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年轻的记者,第一要深入实践,第二要不断地跟高人交流,脱离采访本就讲采访过程。讲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将老记者的新闻激情点燃,碰撞出更耀眼的火花。”

四、选材写稿,踏实更重要

主题明确,素材准确、丰富,就有了写好稿子的捷径了吗?

张显峰说,记者写稿选材其实没多少捷径,最好还是踏踏实实采访,“外围资料只是探针、拐杖,它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变得丰满,但真正的‘血肉之躯’是要靠鲜活的一手素材去描画”。

赵安平也建议,做记者不能老想着一炮而红。不断地锻炼,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写,这样的笨办法其实就是巧办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